近年來,各地連續發生的電梯傷人事故暴露出了電梯行業日常維保與管理的缺失。近日,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牽手青島國投伊士頓電梯共同簽署“中澳合作電梯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中澳合作電梯職業教育伊士頓電梯工程學院”落戶青島高新區,中澳雙方將共同培養電梯專業人才,填補了青島市職業教育一項空白。這標志著青島電梯行業有了從生產制造到維修維護服務一條龍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滿足市場對此類人才的巨大需求。據悉,山輕工電梯專業今年將正式開始招生,預計招生80人。
據介紹,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電梯總量已達400萬臺,需要大量的維保工,但是電梯工種總缺口達100萬人。10年前,一個工人每月只需維保15臺電梯,而如今要維保50臺電梯。按國家的相關規定,每臺電梯半個月維保一次。正常情況下,兩個人一起維保,一天可以維保兩臺電梯,這意味著,平均每個工人每個月只能維保20臺電梯。人員短缺成為行業的大問題。青島國投伊士頓電梯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理波表示,此次合作的一個核心點就是引進澳大利亞先進職業教育標準和TAFE學院辦學模式,傳承“工匠精神”,圍繞電梯行業辦學,與電梯類企業合作密切,構建一支全部由澳大利亞機電行業專家親自指導,監管檢測機構、行業協會領導、企業高級工程師、高校教師組成的大師團隊。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教材,校內實施合作企業全資投入獎學金等激勵機制,每個學期評選優秀獎學金,學生獎學金獲取率將達到20%。伊士頓提供技術含量高的崗位,每周安排學生到企業接受工人師傅的手把手教育,同時,培養學校教師熟悉行業標準,打造“雙師型”隊伍。入校一年的學生,能夠具備初級電梯安裝工的技術水平,經過第二年的深度學習,至少80%的學生可以達到中級工的崗位要求,三年后高級工合格率達到99%,同時學生可以考取職業教育學歷證書、電梯工種操作證、電梯職業等級證書和澳大利亞機電工種國際通用證書,在全國家實現“四證”上崗。
“今年電梯學院將正式開始招生,預計招80人。”學校校長遲本理說。他表示,此次合作簽約,標志著學校校企合作和國際化辦學邁出了新步伐,將進一步推進學校辦學轉型,推進現代學徒制和混合所有制,打造“三師型”專業教師。